close

(本文原於2011.2.27發表於無名小站,原題為「台北捷運南港展覽館站」)

台北捷運內湖線通車時,由於工程進度的關係,
文湖線與板南線仍然只有忠孝復興站一個轉乘站,
東湖、南港端的乘客不是必須先坐文湖線南港展覽館站轉搭免費接駁公車至板南線南港站,
就是得坐文湖線經過整個內湖,再到忠孝復興站換板南線;
但如今板南線南港展覽館站也完工通車了,而且與文湖線是採付費區內轉乘,
使得棕線與藍線在東西兩端各有一個轉乘站,更加方便。

map-bl18拷貝.jpg

(圖:南港站-南港展覽館站路線示意圖)

 

P1010918.JPG

(圖:南港展覽館站與忠孝復興站同為文湖線與板南線之轉乘站) 

南港展覽館站與2008年底通車的南港站在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的路線中同屬「南港線東延段」,
是既有路線的延伸,台北捷運公司則一樣稱呼它為「板南線」。

板南線南港展覽館站的色系以淺藍色為主;
後期路網的地下車站有一個共通的特色,那就是車站照明要比初期路網明亮多了。

P1010884.JPG

(圖:板南線南港展覽館穿堂層一景) 

 

P1010900.JPG

(圖:板南線南港展覽館站西側驗票閘門)

板南線南港展覽館站的主題意象配合南港軟體園區的區位特色,以「數位空間、e化車站」為題,
車站內也以有科技感的條碼、光纖等素材裝飾。

P1010885.JPG

(圖:穿堂層的光纖裝飾牆板)

 

P1010896.JPG

(圖:出入口的條碼牆面)

南港展覽館站是藉著穿越南港路的地下連通道連接板南線與文湖線車站,
從板南線穿堂層要到達連通道須先上一小段電扶梯。

P1010886.JPG

(圖:往文湖線轉乘通道的電扶梯)

 

P1010910.JPG

(圖:轉乘通道內部)

 

P1010909.JPG

(圖:由文湖線車站看轉乘通道)

在轉乘通道內有一項有趣的公共藝術,是日本創作者三浦光一郎的作品「快或慢」,
兩側牆面內設有感應器,牆上的LED燈會隨著旅客行走的位置而發亮,
走到哪哩,燈就亮到哪裡。
筆者拍攝照片時已經有其他人發現這點了,只不過來往的乘客一多,
到處都在感應,LED燈就會不規則地發亮,比較不好玩。

P1010905.JPG  

(圖:板南線與文湖線轉乘通道的「快或慢」公共藝術,盡頭即為既有文湖線車站)

連接板南線與文湖線車站的通道付費區與非付費區皆有,
其實說穿了是同一條,只是中間隔了一道牆而已。
非付費區的連通道是連接出口2A與出口5,在捷運收班後亦可當作人行地下道使用。

P1010893.JPG

(圖:非付費區地下連通道,可兼作人行地下道使用) 

至於板南線月台層又與以前的車站有不同風貌。
雖然一樣有全罩式月台門,但樣式卻與三個多月前通車的蘆洲線有些不同,
上半部表示路線色的飾條是一樣的,
但下半部份卻比蘆洲線的月台門少了中間一條橫槓,是以整片玻璃的方式設計,
看來更為輕巧。
月台寬度也明顯比南港站寬敞許多。

P1010880.JPG   

(圖:板南線南港展覽館站的月台門)  

 

 P1010925.JPG  

(圖:月台層一景)

另外電扶梯也並非台北捷運一貫採用的不鏽鋼包板式,
而是與南港站同款的玻璃側板,並裝有燈管,
側板上也與南港站一樣有水鴨、飛鳥、水生植物等圖案,展現南港古早的埤塘風光。

P1010878.JPG

(圖:板南線南港展覽館站由穿堂層往月台層的電扶梯)

軌道側牆的牆板,一樣是以充斥的1和0的數位訊號,帶出本站的科技主題,
站名燈箱則是與南港站同款,異於內湖線地下車站以及蘆洲線所採用的設計。

P1010877.JPG

(圖:軌道側牆以1和0表達科技、數位主題)

由於板南線車站通車,南港展覽館站的出口數也從原本的4個增加為8個(含出口2A)。
出口5-7的造型是以「巨蚌含珠」為題,
以玻璃為頂,基座則是橢圓形鋪上黑色花崗岩,
頂蓋就像透明貝殼,夜晚點燈後就像三顆明珠一樣。

P1010898.JPG

(圖:南港展覽館站出口5)

雖然由南港站延伸至南港展覽館站僅一站,但帶來的效益卻不可小覷,
不僅增加一個轉乘站,嘉惠當地居民,
汐止地區的乘客也可搭乘公車透過本站轉乘更快進入市區,
對於南港展覽館舉辦活動或展覽時,交通也更為便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sm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