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柵線(現改名為文山線)舊有的馬特拉VAL256型電聯車,
由於直通運轉的內湖線使用了全新的控制系統,
於2009年7月4日內湖線通車當日全數下線進行「換腦」工程,
歷經近一年半的作業將51對電聯車全數改裝測試完成,
於2010年12月26日與內湖線的龐巴迪電聯車採混編方式上線營運。
[圖:一起上線營運的龐巴迪電聯車(左)與馬特拉電聯車(右)]
馬特拉電聯車的外觀和內裝幾乎沒有什麼很明顯的變動,
較大的改變是乘客看不到的「大腦」,已經更新為龐巴迪系統;
新增閉路監視系統,也成為馬特拉車廂的改裝項目之一。
此外,車廂內的路線圖亦一併更新成和龐巴迪電聯車一樣以LED跑馬燈的方式呈現。
不過路線名稱還是用「木柵線\內湖線」,大概板子是早就製作好了未再重做吧。
[圖:改裝後的馬特拉電聯車採用和龐巴迪電聯車同款的路線圖顯示]
除了黃色座椅之外,與龐巴迪電聯車的相親座不同的編排方式,
讓乘客一眼就立刻看出兩種車廂的相異之處。
[圖:好久不見的馬特拉VAL256電聯車內部]
[圖:龐巴迪電聯車內部]
由上面兩張圖可看出馬特拉電聯車的中間走道並沒有比龐巴迪電聯車寬到哪去,
只是龐巴迪電聯車的內壁太厚了,才導致空間比較狹小,座位數也減少了。
龐巴迪車廂在停靠站時相當平穩,
不過馬特拉車廂在停車開門的那一瞬間會有一股神奇的後座力,
也許是剎車硬體零件使然,並沒有隨著更換系統而改變。
由於文湖線通車初期車輛數不足,使得列車班距受限,
不僅上下班時間車廂內人貼人,候車的乘客也必須等待數班車才上得了車;
依照台北捷運公司的官方資料,由於馬特拉電聯車的加入,
使得文山內湖線的尖峰班距可加密至90~100秒,
對於紓解人潮應該會有相當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