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原於2009.7.4發表於無名小站

 

layer1-4.png   

(上圖:木柵-內湖線路線圖,本人繪製)

1996年,台北捷運木柵線通車。
是全台北市,也是全台灣第一條捷運。
13年後的7月4日,木柵線的延伸-內湖線,在經過大大小小的爭議和延宕之後,
終於通車了。
中山國中站終點站的棒子,也正式交給南港展覽館站。

 

P1050516.JPG    

在內湖線通車的同時,木柵線所使用的法國馬特拉系統,
也一併更換為加拿大的龐巴迪系統,全新的列車也上線開始服務。

P1000936.JPG   

(上圖:龐巴迪電聯車,攝於98.4.11)

 

內湖線共12個車站,其中松山機場站與大直站為地下車站,其餘10站為高架站。
站體主色也與木柵線的淺藍色不同,為明亮清新的白色。
內湖線的總主題是「湖城故事」,
由於內湖線行經科學園區、軟體園區、商業及住宅區等等不同的環境,
每個站也都有各自的色系與主題,以配合車站當地的人文地理風貌。
月台型式方面,松山機場站、大直站、西湖站、南港展覽館站為島式月台,
其餘車站為側式月台。

1.jpg   

(上圖左:採挑高設計的松山機場站。)
(上圖右:西湖站,主題為「蝶舞」,色系為鵝黃色。)

 

2.jpg   

(上圖左:劍南路站,為進入內湖之首站,主題為「山陵」,色系為稻香綠。)
(上圖右:文德站,鄰近碧湖公園與內湖高中,主題為「鳥飛」,色系為湖水綠。)

 

3.jpg   

(上圖左:港墘站,因鄰近內湖花市,故主題為「花語」,色系為橙色。)
(上圖右:內湖站,鄰近日湖百貨與湖光市場,為內湖最熱鬧的地方,主題為「市集」,色系為酒紅色。)

 

4.jpg   

(上圖左:葫洲站,近公共電視台,主題為「舞蹈」,色系為紫色。)
(上圖右:東湖站,鄰近南湖高中,主題為「音樂」,色系為灰藍色。)

在這裡要特別介紹的是大湖公園站。
大湖公園站就位於大湖公園旁,站體為特殊造型設計,看起來就像一艘停在湖邊的大船。
撘配淺藍色的屋頂,看起來非常舒服。
出入口也以大片玻璃帷幕做為材料,是內湖線中最特別的一個車站。

P1000722.JPG   

(上圖:大湖公園站,攝於98.1.17)

 

13.jpg   

(上圖左:大湖公園站二號出口面大湖公園側,攝於98.4.11。)
(上圖右:大湖公園站二號出口正面,攝於98.7.4。)

 

P1050395.JPG   
(上圖:大湖公園站月台層,攝於98.6.29)

 

大湖公園站的二號出口大廳,有大片觀景玻璃,
由窗外看去即是大湖公園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以及環繞大湖公園的捷運,讓人心曠神怡,
想必以後也會成為內湖線的人氣景點。
但由於設站位置的關係,想要看到大湖全貌,只能到列車上了。

7.jpg   

(上圖:大湖公園站觀景窗,攝於98.6.29、98.7.4)

 

6.jpg   

(上圖:大湖公園站觀景窗外的景色,攝於98.6.29、98.7.4)

 

另一個比較特別的車站是南港展覽館站。
南港展覽館站是內湖線的終點站,日後南港線也會延伸到這裡,
也就是說,本站是內湖線與南港線的交會轉乘站,類似忠孝復興站。
由於本站腹地比較廣大,所以大廳層在地面,高架為月台層。

5.jpg   

(上圖左:南港展覽館站站體,攝於98.4.11。)
(上圖右:南港展覽館站月台層,攝於98.6.29。)

 

南港展覽館站就在南港展覽館旁,車站內也有地下通道可以往南港展覽館,
未來與南港線的轉乘也是以地下通道連接。
月台層有天窗可以讓自然光線投入,加上屋頂的桁架,
搭配本站銀白色的色系,讓人一下車就眼睛一亮。

 

現在的公共建設都滿講求藝術感的,內湖線在設計的時候也搭配各站的主題,
輔以不同的公共藝術,增添車站的美感。
藝術的美感見仁見智,不過捷運日後建設的後續路網,車站藝術一定是不可少的一環。

8.jpg   

(上圖左:配合大直站主題「山水」設置於月台層軌道側牆的琺瑯版之一,攝於98.7.4。)
(上圖右:設置於松山機場站月台層的懸吊作品「仰望」之一,攝於98.7.4。)

 

9.jpg   

(上圖左:大直站月台層軌道側牆的琺瑯版之二,攝於98.7.4。)
(上圖右:松山機場站B2穿堂層「飛翔的故事」,攝於98.7.4。)

 

10.jpg   

(上圖左:於港墘站二號出口,由八十雙巧手完成的亂針繪繡作品-內湖桃花源,攝於98.6.29。)
(上圖右:設置於大湖公園站二號出口的作品「風箏-悠游天際」,攝於98.6.29。)

 

11.jpg   

(上圖左:配合東湖站主題「音樂」設置於穿堂層的琺瑯牆版,攝於98.6.29。)
(上圖右:南港展覽館站的「空中之河」,攝於98.6.29。)

 

12.jpg   

(上圖左:配合文德站主題「鳥飛」的馬賽克磁磚牆,攝於98.6.29。)
(上圖右:南港展覽館站南側站體的「掠影」,攝於98.6.29。)

 

公共藝術就先介紹到這裡。

內湖線爭議最大的地方,在於它由於連接了木柵線,為中運量規劃,
為了一車到底,車體也是和馬特拉車廂差不多大小。
和高運量的車廂比起來的確是小了不少,
一直以來都讓人懷疑是否可以承受內湖往市區的龐大運量?

P1010075.JPG   

(上圖:龐巴迪列車內,攝於98.6.29。)


但是車廂也已經無法再增大了,目前只能靠加開班次來因應。
原有的木柵線馬特拉車廂,在今日將會下線做系統修改,
等到修改完成後,將會一起投入服務行列,到時候旅客會坐到兩種不同的車廂。
捷運局的預估,在龐巴迪加上馬特拉的列車一起上線的情況下,
尖峰時間可達到每72秒就有一班車的服務水準。


可想而知,整條路線上唯一的轉乘站-忠孝復興站,負荷將會很重。
日後信義線和松山線完工後,大安站以及南京東路站都會變成轉乘站,
應該可以紓解人潮。


七年的時間過去了,無論期間有多少爭議、多少紛擾,內湖線終於通車了。


(後記:2009年10月木柵內湖線已正式改名「文山內湖線」,簡稱「文湖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smic 的頭像
    cosmic

    奔馳的世界

    cosm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